最近,很多人都在关心江西上饶男童硕硕(化名)被邻居扔的一枚炮仗炸伤导致右臂截肢一事。


(资料图)

一枚炮仗,让一个7岁孩子从此失去右臂,扔爆竹的邻居也被刑事拘留。这起意外,导致两个家庭受到严重伤害。

但这样的意外仅仅是“意外”吗?究竟是什么样的爆竹,威力如此巨大?为什么能在市场里流通?这一系列问号,亟待拉直。

澎湃新闻记者在当地买到了相似款的爆竹,属于“三无产品”。经测试,个头最小的能把不锈钢盆崩飞近20米高度,最大的能让16斤重的消防火盆被弹起近两米高。

“这哪是炮仗,简直就是炮弹”“爆炸物和爆竹要区分,不要毁了爆竹的名声”……看着“惊天动地”的测试视频,网友们隔着屏幕心有余悸。

燃放烟花爆竹要确保安全,这是底线要求。2021年8月,应急管理部发文,批复同意湖南省、江西省依托浏阳、醴陵、上栗、万载4县(市)建设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安全化被置于转型升级的首位。

导致男童截肢的“大威力炮仗”,该不该生产答案显而易见,就连经销商都知道是违法的。然而,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小作坊不惜铤而走险,经销商也明知故犯进行“半地下销售”,而一些消费者无视安全燃放的基本原则……关关失守,最终酿成重大悲剧。

在不少地方纷纷启动燃放烟花爆竹“禁改限”的背景下,此事再度警示,必须在安全燃放文明燃放上下大力气进行整顿,切实做到防范未然。

这并非危言耸听。媒体报道,今年春节期间,因燃放烟花爆竹出现的伤害事故明显增多。虽然因地制宜解禁燃放烟花爆竹值得点赞,但不能忽视燃放烟花爆竹可能产生的事故。

事实上,各地在推进燃放烟花爆竹“禁改限”之时,都通过时间和空间的限定,将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以及安全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对于烟花爆竹的生产,我国也有着严格的准入标准和技术要求,“三超一改”(超人员、超药量、超许可范围和改变工房用途)一直是执法重点。

但百密一疏。法规和标准十分清晰明确,但总有人想方设法进行生产销售。基于此,对7岁男童硕硕的截肢悲剧,不能止于个案式处理,相关部门必须从源头抓起,健全完善查处打击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举报受理、核查、奖励等工作机制,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对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使烟花爆竹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等所有环节都在监管之下。

与之同时,也要提升民众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意识,切实克服侥幸心理或不以为然的心态。双管齐下,文明燃放,才能杜绝悲剧重演。


关键词: 想方设法 社会监督 技术要求 惊天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