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友您好,我是乒谈。
最近我发布了不少关于陈梦的文章,发现每次发完,总会有部分不理智的饭圈攻击陈梦,比如类似言论:
(相关资料图)
“陈梦是最没有夺冠希望的”
“陈梦是国乒女队核心人物中最差的”
“陈梦实现大满贯没希望”
......
类似这样的言论真的好多好多,有的时候实在是难以理解有些饭圈攻击运动员的心态。其实说句实在话,无论是哪位运动员,都是我们生活中接触不到的,所以说不会有什么恩怨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对这些为国征战的运动员有这么大的恶意呢?
我认为根源就在于饭圈文化,这是当下非常不正确的追星价值观,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别人只能说自己喜欢的运动员最好,而忽略客观的技战术和打法问题。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压根不知道技战术所为何物,就是为了给自己的“爱豆”争一口气。
我想说的是,追星不是这样追的,大多数喜欢乒乓球的人都会有个偶像。就我自己来说,是因为喜欢王皓而开始打球,进入到这个领域里,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琳4-1击败王皓的时候,我真的难过了半年,太想王皓拿到奥运会单打冠军,然后冲击世乒赛单打冠军,拿到大满贯了。
但是马琳4-1获胜,击碎了这一切。王皓的第一个奥运会决赛输了柳承敏,后面又输了张继科,但是我并没有因为崇拜王皓而攻击柳承敏、马琳和张继科,相反他们每个人的做人、技战术风格,都让我学习到很多的东西。
经过深入了解,我意识到:原来柳承敏是那么随和友好的一个人,原来马琳也不容易,用吴敬平的话说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原来张继科也有独到的魅力。
喜欢王皓踏踏实实的球风,羡慕先进的两面进攻技术,但同时欣赏他的竞争对手们的智慧。
其实,放在如今的国乒女队,尤其是陈梦王曼昱孙颖莎这三人中间,也是同样的道理,喜欢一个球员,不代表我们要去攻击ta的教练、竞争者,竞争才是体育最大的魅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