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背街小巷一直是文明创建中的重点和难点。近日,郎溪县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瞄准背街小巷整治,将非遗文化等各类文化元素融入到创建过程中,整治出一条条富含非遗知识的文化小巷,让非遗文化立体更直观呈现在群众面前。

漫步在非遗文化小巷中,只见各种雕塑、绘画、文字说明和自然景致、便民设施等融为一体,成为展现一个城市文明的新地标。

位于郎步街道的原地税局巷道地处闹市区,人流量密集,是不少群众上班、逛街的必经之处,巷道基础薄弱、卫生差,周边群众反应强烈。如今,结合文明创建,对巷道内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铺设了柏油路面,同时围绕“郎川记忆”这个主题进行塑造,将郎溪现有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项目情况和非遗有关知识以及郎溪本地特色文化融入到巷道建设中。现在,忆川巷已经成为此处街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为郎溪群众了解非遗知识、感受历史记忆的一个好去处。

“非遗文化巷道运用了‘文化+绿色’‘纪念+传承’‘休闲+便民’的方式,兼具环境治理和惠民效果,同时记载了郎溪的历史文化,直观展现了非遗文化和知识,对年轻一代具有教育、传承意义,同时为群众提供了一个绿色、智慧、全新的出行环境。”

据了解,目前通过文明创建文化巷道建设,该县已经建设完成了忆川巷、古南丰黄酒、崇文巷、友爱巷、方言巷、育德巷等各类文化巷道16条,其中展示非遗文化的巷道7条。下一步,该县还将根据自身实际和群众需求,继续将非遗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让非遗文化更多展现在百姓眼前。


关键词: 文明创建 背街小巷 已经成为